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有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解释包括哪些规定

时间:2023-08-1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在经济交往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以及索取、非法收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的罪名。违反上述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财产数额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受贿罪的数额较大和受贿罪的数额较为巨大。相关的法律条文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和第386条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在经济交往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以及索取、非法收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的罪名。

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1. 非国家工作人员: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职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受雇于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荣誉无偿担任职务的人员。

2.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权力、地位、职权、关系等资源和优势,以满足他人的利益要求,为他人提供帮助、庇护等行为。

3. 收受贿赂:指非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他人直接或间接给予的财物,包括金钱、物品、凭证、股票等。

4. 索取、非法收受财物:指非国家工作人员以言语、书信、电报、电话等方式,要求或者通过他人索要他人的财物,并非法收受。

5. 非法占有财物:指非国家工作人员将他人给予自己的财物据为己有,侵吞占有的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财产数额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受贿罪的数额较大和受贿罪的数额较为巨大。相关的法律条文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和第386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