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事故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普通情况下的醉驾,一般会被处以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甚至刑事拘留等处罚。总的来说,醉驾是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已经超过规定标准的驾驶行为,而酒后驾驶是指酒精含量还未到达醉驾标准但仍有一定酒精含量的驾驶行为。根据不同的酒精含量,行政和刑事惩罚也不同。
醉驾和酒后驾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醉驾是指在驾驶机动车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行为。在中国,醉驾的标准一般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或呼气中酒精含量达到0.4mg/L以上。
2. 酒后驾驶是指饮酒后仍能驾驶机动车,但酒精含量尚未达到醉驾标准的行为。一般来说,酒后驾驶是指血液中酒精含量低于80毫克/100毫升,但高于20毫克/100毫升,或呼气中酒精含量在0.1mg/L至0.4mg/L之间的情况。
3. 醉驾属于违法行为,是一种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事故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普通情况下的醉驾,一般会被处以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甚至刑事拘留等处罚。
4. 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但一般属于轻微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将被处以罚款,吊销驾驶证或者暂扣驾驶证的处罚。
总的来说,醉驾是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已经超过规定标准的驾驶行为,而酒后驾驶是指酒精含量还未到达醉驾标准但仍有一定酒精含量的驾驶行为。根据不同的酒精含量,行政和刑事惩罚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