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犯罪司法解释规定具体有哪些主要内容

时间:2023-08-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0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4.情节的认定:司法解释规定了一系列可作为认定违法情节的参考因素,如案件背景、所处职务、所挪用或侵占的财产数额、主观恶意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托财产背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规定”),受托财产背信犯罪包括受托财产挪用罪、受托财产侵占罪等。该司法解释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受托财产的范围:受托财产包括接受保管、管理、使用、处分的财产,以及托付人交付后实际掌握支配权的财产等。

2. 违反受托尽责义务:背信犯罪的要件之一是违反受托尽责义务。具体表现为:接受、管理、使用、处分受托财产时不按照受托目的、条件或者受托人的授权行事,或者超出受托人的授权行事。

3. 损失金额的计算:根据受托财产背信犯罪的不同形式,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对于受托财产挪用罪,损失金额为挪用财产的数额;对于受托财产侵占罪,损失金额为侵占后返还给托付人的财产数额。

4. 情节的认定:司法解释规定了一系列可作为认定违法情节的参考因素,如案件背景、所处职务、所挪用或侵占的财产数额、主观恶意等。

5. 责任的认定:司法解释规定了受托财产背信犯罪的不同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直接责任、间接责任、从犯责任等。

以上是《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托财产背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主要内容,但请注意,具体的司法解释内容可能随时间而有所调整和变化,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咨询相关法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