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输送目的的判断主要根据市场价格与出让价格的差距、出让程序是否合规等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相关解释和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出售、出借、抵押、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益输送、受贿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指带有明显利益输送目的的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利益输送目的的判断主要根据市场价格与出让价格的差距、出让程序是否合规等进行综合考虑。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土地行政管理执法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出让行为违法,买受人明知其违法并告知出让人的,该出让人仍有故意掩饰、转移、隐匿该土地违法出让事实的,可以认定为帮助出让人塑造、转移虚假事实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法律解释和规定可能会根据司法实践和相关立法的调整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参照法律法规最新的版本进行解释和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