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最高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相关解释有什么重要规定

时间:2023-08-0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这些规定提供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界定和认定标准,有利于依法严厉打击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最高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相关解释中的重要规定包括:

1.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标准:确认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时,应综合考虑行贿人的意图、目的、方式、数额、频率等因素,以及行贿人与非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和行贿行为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

2. 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非国家工作人员指的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为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和人员,以及执行公务的人员。

3. 行贿的方式和情形:包括直接或者通过他人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以名义借用、转移财物等方式行贿,以及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亲属、关系密切的人员等方面进行行贿。

4.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数额认定:数额较大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涉及一定金额的行贿款项或财物即可认定为数额较大。

5.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最高检解释中明确规定,对行贿行为既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又涉嫌其他犯罪的,应依法分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涉嫌渎职犯罪的行贿行为不再追究行贿犯的刑事责任。

这些规定提供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界定和认定标准,有利于依法严厉打击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