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个税会计分录怎么做个人缴纳个税会计分录怎么做:计提工资和实际发放工资需要分别记录,同时应交税费也需要在月末根据实际情况申报纳税。此外,还需关注税务机关发布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自己的申报行为合规合法。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则只需要缴纳其来源中国境内的所得部分。个人所得税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缴纳个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个人缴纳个税会计分录怎么做:计提工资和实际发放工资需要分别记录,同时应交税费也需要在月末根据实际情况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是代扣代缴,也就是说在发放工资时进行扣缴,因此不是计提。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根据月末账上实际应交个人所得税情况申报纳税,上交给税务机关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个人所得税申报是指个人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税务机关申报自己的应纳税款和享受税收优惠的情况。申报流程一般包括填写纳税申报表、计算应纳税额、缴纳税款等环节。在申报过程中,需要注意填写准确、完整的个人信息和收入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按时缴纳税款。此外,还需关注税务机关发布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自己的申报行为合规合法。个人所得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个人财务管理和税务合规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九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所称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计提缴纳个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个税处理是常见的账务问题,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应掌握其相关知识。计提缴纳个税时,应如何做会计分录?计提缴纳个税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缴纳个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的纳税范围比较广,需要对其来自国内国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则只需要缴纳其来源中国境内的所得部分。
征税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内容。
个人所得税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个税的会计处理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股权转让收入-本金(原值)-合理费用)×20%。公司仅实行代扣代缴,如果新股东缴款计入“其他应付款--新股东”,则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新股东
贷:其他应付款--老股东 (扣除个税后的转让价款余额)
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 (计算的个人所得税)
支付给老股东时,借:其他应付款--老股东 贷:银行存款
缴纳个税时,借: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