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新个税对比 关于新个税中,含税级距和不含税级距的区别,适用范围以及换算的问题!最好能举例!

时间:2024-08-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3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不考虑社保等因素的情况下实际到手的工资=税前工资-缴纳的个税。推算回税前工资后再对照税率表中含税级距相应的税率计算个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关于新个税中,含税级距和不含税级距的区别,适用范围以及换算的问题!最好能举例!

不含税级距只在税后工资推算回税前工资的时候用,计算个人应纳税额时用的是含税级距税率。
如果公司发的是没扣税的工资(即税前工资、含税收入额),税由自己承担的话,就要对照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下相应的税率计算应该交的个税。不考虑社保等因素的情况下实际到手的工资=税前工资-缴纳的个税。
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公司发的工资是纯收入(即税后工资、实际到手的工资、不含税收入额),个税由公司来承担,那么公司在计算应该承担的个税时,先要将税后工资反推回税前工资,反推时用的税率是不含税级距下的税率。推算回税前工资后再对照税率表中含税级距相应的税率计算个税。
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注:此公式中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税率表中不含税级距所对应的税率。税前工资=应纳税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税种)

根据2012 年最新个人所得税, 请问月收入2万应该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月收入2万按低一级的税率缴纳
如果2-4万是一个纳税级别,5000-2万是一个纳税级别,月收入2万就按5000-2万的纳税级别来缴税。
按最新的个税税率来计算,
月收入2万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税基3500)X税率25%-速算扣除数1005=3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