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批捕决定不满,被批捕人或其辩护人可以提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申请保释。
在中国,检察院批捕后的程序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1. 批捕决定:检察院经过调查取证,判断涉案事实确凿、证据充分,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批捕条件,会向法院提出批捕建议。
2. 审查裁定:法院收到检察院的批捕建议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对批捕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同意,并可以要求补充证据或听取辩护意见。
3. 审讯阶段:如果法院同意批捕,被批捕人将进入审讯阶段,接受对案件相关事实和罪名的质证、辩护等程序。如果对批捕决定不满,被批捕人或其辩护人可以提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申请保释。
4. 审查期限: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一般情况下,对于批捕案件,检察院审查期限为逮捕后7天;如果案情复杂,可延长至30天;对于涉嫌犯罪的重大案件,可延长至37天。
5. 延期审查:如需保持对被批捕人的强制措施,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延长审查期限的申请,法院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同意。
6. 上诉:如果被批捕人对批捕决定不满,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总之,检察院批捕后的程序包括批捕决定、审查裁定、审讯阶段、审查期限、延期审查以及上诉等步骤,以保障合法权益和实现司法公正。但具体程序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