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10月起 个税第十个月开始是扣除50000吗?

时间:2024-05-2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个税第十个月开始是扣除50000吗?

是的。
现在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由扣缴义务人采用卖让纤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预缴,其中对于减除费用,每月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在计算累计中仿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时,第一个月减除费用5000元,第二滑纳个月累计减除费用5000×2=10000元,第十个月累计减除费用5000×10=50000元。

10月的个税为啥突然上涨?

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10月份突然上涨,是因为现在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如果工携早资比较高,就会出现每个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额不一样,后面的月份会大于等于前面的月份。

因为现在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按年征收、按月或者按次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即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然后,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下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厅隐差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扮皮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比如,你的月工资9000元,不考虑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每月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5000=400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1,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所以,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000×3%-0=120元。由于是第一个月,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也是120元。

第二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2-5000×2=800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1,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所以,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8000×3%-0=24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240-120=120元。

第三、四、五、六、七、八、九个月,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由于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都是小于或者等于36000元(第九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9-5000×9=36000),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均为120元。

第十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10-5000×10=4000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2,预扣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所以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0000×10%-2520=148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480-120×9=400元。

所以,从第十个月开始,应预扣预缴税额一下子从120元增加到400元。

其他月份以此类推。

至于全年,假如除了工资薪金所得以外没有其他综合所得,如果月工资9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12-60000=48000元,对应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为2,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为2520,所以,全年总共应交个人所得税额为48000×10%-2520=2280元。

个税起征点有哪些调整

1、2018年个税起征点已经从10月1日起进行调整了,从原来的3500元调整到5000元,每年的起征点是6万。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扣除标准:2018年10月份起,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