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税率表,2000元对应的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速算扣除数105元;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新个税计算公式的核心在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在这个公式中,首先需要将月度收入减去起征点,即5000元。这一步是为了筛选出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部分。接下来,要减去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包括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这些费用是国家规定的必要支出,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则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支出,这些附加扣除项目旨在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更好地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除了以上提到的扣除项,还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这些扣除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比如个人捐赠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所有这些扣除项都考虑进去。
最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得出应纳税额。具体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以在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通过这样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加公平、合理地确定每个人的税负,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新个税计算公式的应用。假设某人月度收入为10000元,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为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为1000元,没有其他可扣除项。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元-5000元-2000元-1000元=2000元。根据税率表,2000元对应的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因此,他的应纳税额就是2000元×3%=60元。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清晰地看出新个税计算公式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税负。
个税速算扣除数怎么算 个税速算扣除如何算
1、一个档次一个档次按法定税率计算累加后,与直接按该档次税率计算的金额相减得出的。举两个档次的例子吧,先看下税率:例如月工资扣除3500元费用和五险一金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元。按适用的三个档次累加计算:1500*3%=45。3000*10%=300(第二档中从1500元到4500元,金额幅度为3000元)500*20%=100(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是去除已经计算税收的第一档1500元、第二档3000元的余额)应纳个人所得税=45+300+100=445元。直接按5000元适用的这档税率计算:5000*20%=1000。直接计算与分档计算的差额:1000-445=555。这多出来的555元,就是直接按适用的20%这一档次税率与分档次累加计算的差额,也就是20%这一档次的速算扣除数。
2、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3、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4、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纳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十一项内容之多,不同项目的计算方法不同,想全部作出介绍可以成一本书了。这里选择第一项内容,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作个介绍。要想正确快速计算工资、薪金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额,首先要理解以下几个要点: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2、对税率一的运用;3、对速算基本公式的运用。
先介绍 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法定扣除费用3500元(税法第六条)和政策允许扣除的项目,如个人从工资中扣交应由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下简称“三险一金”)。对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的合理部分,也应该须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参见财税【2006】10号)。扣除后有余额,才是应该缴税的依据,既应纳税所得额。
其次要理解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的各段应纳税所得额的对应税率。
举例:假设某员工本月的工资收入12000元,在工资中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为3000元。
那么该月全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3500(法定扣除)-3000(政策允许扣除)=5500
然后将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对照税率表进行分段,分成按3%税率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1500元,按10%税率计算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3000元(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余下1000元为按税率20%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将三部分计算的结果相加,就是应该缴纳的税额。
1500×3%+3000×10%+1000×20%=45+300+200=545
第三步:对速算基本公式的运用
在实务工作中,分段的计算方法比较麻烦。为简化计算,采用速算扣除数方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2011年第46号公告中,列出了带有速算扣除数的税率表。
基本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上例通过查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通过查表得知,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那么运用其基本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500×20%-555=545
新个税实施后,当月提前发放下月工资,个税怎样计算?
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t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5800元-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1044元-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37.68元。
附: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