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七级个税 7级个人所得税不含税级距税率表

时间:2024-05-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7级个人所得税不含税级距税率表最新7级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上表中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现在公布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中,暂时尚未直接给出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表。

7级个人所得税不含税级距税率表

最新7级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上表中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中,由任职、受雇单位负担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现象比较常见。现在公布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中,暂时尚未直接给出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表。可以利用含税级距税率表计算推倒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1、计算出各个级距内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对应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2、用各个级距内应纳税所得额的上限减去累计个人所得税金额即可计算出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的上限金额(最后一个级距为下限金额)。
扩展资料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的计征办法
应将纳税人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计算应纳税额。具体按以下情况处理:
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部分税款。
(1)定额负担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或者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的,比例负担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个人所得税

新通过的个税级数是哪七级?

一、月工资
应发工资 - 社保 - 3500 = 应税工资
应税工资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 = 应交个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例如,A 月工资8000元,社保2200元
8000 - 2200 - 3500 = 2300 (适用10%税率一档)
2300 * 10% - 105 = 125 (应交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