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
个税速算扣除数怎么计算出来的
个税速算扣除数可以简化应缴税款的计算,将全部应税金额直接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即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有朋友不了解个税速算扣除数怎么计算出来的,那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个税速算扣除数怎么计算出来的?
第1级,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0;
第2级,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36000(10%-3%)+0=2520;
第3级,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144000(20%-10%)+2520=16920;
第4级,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300000(25%-20%)+16920=31920;
第5级,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420000(30%-25%)+31920=52920;
第6级,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660000(35%-30%)+52920=85920;
第7级,超过960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是960000(45%-35%)+85920=181920。
(图示来源于国税局官网)
总之,全部应税金额直接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所得结果与真实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级都是一个常数,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推导出来。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怎么算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个税速算扣除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那么个税速算扣除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综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
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2级如何验证?
(1)用上述公式计算:1500×(10%-3%)+0=105。
(2)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1500×3%)+(500×10%)=95;速算扣除数=200-95=105。
综上所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标准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