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速算扣除数2023表按月(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2023)

时间:2024-04-2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速算扣除数1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对应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自己的工资总额减5000免征个人所得税额后再减去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额得出的。(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税率为10%。不含税所得额是指他人(单位)代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2023

2023年个人所得税按月起征点为5000元,注意此处为实发工资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后的金额,按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为:

薪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税率为0%;

薪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

薪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税率为10%;

薪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税率为20%;

薪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25%;

薪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0%;

薪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5%;

薪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税率为45%;

2023年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年度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2023个税速算表

个税税率表: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对应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自己的工资总额减5000免征个人所得税额后再减去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额得出的。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
1、上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已经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
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准备申报
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首页【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1)进入申报界面后,填报方式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和【自行填写】两种选择。
2)为了方便申报,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税务机关已按一定规则预填了部分申报数据,大家只需确认即可。
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
第二步:确认信息
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第三步:填报数据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无误,可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计算税款
数据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第五步:提交申报
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即可。
第六步:退(补)税
如存在多预缴税款,可选择【申请退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新个税计算是根据职工的收入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的
,每个人的工资收入只要达到了纳税的标准,那么就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最新个人所得税表

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6,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谁有个人所得税速算表啊?

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1、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2、
  1300元(外籍个人4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
  不含税所得额是指他人(单位)代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3、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 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次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注):1、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或者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
  2、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加成征收税率表(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注):1.
  本表所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
  2.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比例税率(其他所得适用)
  序号 所得项目
  比例税率 备注
  1 稿酬所得 20% 按应纳税额减征30%
  2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0%
  3 财产租赁所得 20%
  4 财产转让所得 20%
  5 偶然所得 20%
  6 其他所得 20%

  (注): 应交个人所得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