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2021个税扣缴新变化(最新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4-04-2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如所得税往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免税金额部分以零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并无转移税额的问题。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对先行实施5000元“起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

2021年个税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一:
1、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2、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3、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二、个人所得税的对象:
1、法定对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吸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铜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据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最后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如所得税往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免税金额部分以零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并无转移税额的问题。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规定税率为零的投资项目仅指免掉投资项目本身应纳税额,外购各种商品和劳务,实际上都是含税的,并不退还其已纳增值税税额。

2021年个税税率表是怎样的?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对先行实施5000元“起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缴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项附加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最新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二、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