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起征点调整至8000(个税起征点2022提高到8000)

时间:2024-04-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2018年10月1日,国家已经宣布提高个税起征点,5000元以下的工资,不需要缴纳个税。进入2020年后,个税改革的消息再次传出。其实2020年1月个税起征点还是5000元。具体税额标准取决于工资对应的税率。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个税起征点2022提高到8000

税收改革
      个税起征点,我们一般认为是指超过起征点需要征税的收入数额。
      如果工资、薪金所得没有达到起征点,当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018年10月1日,国家已经宣布提高个税起征点,5000元以下的工资,不需要缴纳个税。
      进入2020年后,个税改革的消息再次传出。有人说,2020年1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就不一样了。其实2020年1月个税起征点还是5000元。
      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就不用交税。超过这个门槛,就要照章纳税。具体税额标准取决于工资对应的税率。
      1.工资在1至5000元范围内的,含5000元,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含8000元的,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在8000元至17000元之间的,含17000元,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在17000元至30000元之间的,含30000元,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2.工资在3万元至4万元之间的,含4万元,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4-6万元的,含6万元,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工资在6万元至8.5万元之间的,含8.5万元,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2022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

精益IE理念、工具视频演示(完整版)最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五千元,也就是说每月工资在五千元以下的,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超过五千元不超过八千元的,税率为3%;工资在八千元到一万七千元之间的,税率为10%,也就是说工资越高,缴纳的税费也越高。
      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工资范围的个税税率为:
      在1-5000元之间的,税率为0%;
      在5000-8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
      在8000-17000元之间的,税率为10%;
      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20%;
      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25%;
      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0%;
      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5%;
      在85000元以上的,税率为45%。
      税率表一: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注: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因2019年1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实施,劳动者都非常关心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除的。那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
      的公告》,介绍了个人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
      (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本月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下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即纳税人如果5月份入职,则扣缴义务人发放5月份工资扣缴税款时,减除费用按5000元计算;6月份发工资扣缴税款时,减除费用按10000元计算,以此类推。
      (二)预扣预缴环节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方法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有关信息并依法要求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在工资、薪金所得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三)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按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见下表),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四)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代扣代缴税款的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见下表)计算应纳税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最新个税起征点是多少

起税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根据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的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了便于理解,举例加以说明:假设有甲、乙、丙3人,其当月的收入分别是1499元、1500元和1501元。现在我们规定1500元为纳税的起征点,并规定税率为10%。那么,这3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的纳税情况应该是:甲的收入因为没有达到起征点而不纳税;乙的收入正好达到起征点,应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1500×10%=150(元);丙的收入已经超过起征点,也应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1501×10%=150.1(元)。

最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我国工资薪金所得应缴个税的免征额目前为5000元。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目前是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扣除标准:综合考虑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兼顾一定前瞻性,10月1日起,将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从原来的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每年6万元)。新个税法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个人所得税的部分税率级距。改革后,工薪所得为综合所得,适用税率仍保持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变,但对每档税率的级距进行了调整优化,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