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2023年工资个税计算公式(如何用excel制定一个计算年终奖扣税的公式)

时间:2024-04-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年终奖所得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个税累计扣除表标准是什么?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81920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年终奖个税税率表2022

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2022




应纳税所得额 = 年终奖金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一、征收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 算方式不同。




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说明:




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二、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何用excel制定一个计算年终奖扣税的公式

根据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及2012年开始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假设A列为年终奖,B列为所得税,则在B2输入公式:
=IF(A2<3500,0,IF(A2<5000,(A2-3500)*0.03,IF(A2<8000,(A2-3500)*0.1-105,IF(A2<12500,(A2-3500)*0.2-555,IF(A2<38500,(A2-3500)*0.25-1005,IF(A2<58500,(A2-3500)*0.3-2755,IF(A2<83500,(A2-3500)*0.35-5505,IF(A2>=83500,(A2-3500)*0.45-13505))))))))
下拉公式即可。

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2023

1.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2023标准规定,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2. 具体税率分布如下:
- 1至5000元:0%税率;
- 5000至8000元:3%税率;
- 8000至17000元:包括17000元,适用10%税率;
- 17000至30000元:包括30000元,适用20%税率;
- 30000至40000元:25%税率;
- 40000至60000元:30%税率;
- 60000至85000元:35%税率;
- 85000元以上:45%税率。
3.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 应纳税额 = (工资薪金所得 - “五险一金” - 扣除数)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4. 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计算方法为: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 四金) - 5000元。
5.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包括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
- 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 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扣缴义务人未依法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帮助,如有进一步疑问,请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2023年

我们作为纳税的一份子,应该熟知我们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并且按时缴纳税收,那么,2023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哪些情况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下面一起往下了解下吧!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2023年?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x工资税税率

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

1、上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已经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七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

以上就是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以及退税的相关知识介绍,通过上文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自己应该缴纳多少税收了。希望上文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样算的

如果个人工资收入为6696元(视同已扣社保,即忽略社保因素),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696-3500)×10%-105=214.60元;
简要分析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应纳税所得6696-3500=3196元,确定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

我国现行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即免征额),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如下:
1、应交个人所得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3500;
3、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应交个税;

说明:按照我国现行个税条例,薪酬所得计征个税时允许扣除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扣除标准: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工资薪金所得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计算。
 个税计算方法详见图片说明(含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工资扣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全国都一样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征点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