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应缴税额由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税率范围为3%至45%。其中,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时适用3%的税率,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时适用10%的税率,依次类推。通常情况下,适用较高税率的速算扣除数较大,可以有效减少纳税人的税负。
2023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表
2023年个人所得税月税率标准计算工资表: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交个人所得税的流程有如下:
1、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
2、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3、缴纳税款。
可以退个人所得税的条件具体如下:
1、上一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一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因上一年度终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工资个税计算方法2023年最新
2023年工资个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社保个人缴纳部分-5000元起征点。具体应缴税额由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税率范围为3%至45%。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启动了新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将原有的分类税率方式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最新个税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表,2023年工资个税计算方法具体如下:1.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社保个人缴纳部分-5000元起征点。2. 税率范围:3%至45%,共7档。其中,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时适用3%的税率,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时适用10%的税率,依次类推。3. 速算扣除数:每一档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不同。通常情况下,适用较高税率的速算扣除数较大,可以有效减少纳税人的税负。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缴纳社保公积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等符合规定的支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从而降低个人的税负。
如何计算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是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的,因此需要将年终奖金额与上一年度获得的其他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具体计算方式为:1)将年终奖金额加入到当年的工资收入中,计算出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2)结合上一年度的其他综合所得,按照综合所得年度总额计算个人所得税。需注意的是,年终奖也可以享受一定的减免政策,如年终奖除以12个月后的金额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2023年工资个税计算方法中,应纳税所得额由工资收入、社保个人缴纳部分和起征点共同决定,具体应缴税额由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同时也有一些减免政策可供选择,合理利用可有效降低个人税负。对于年终奖等其他综合所得,需要注意其计算方式及可享受的税收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税怎么计算工资
个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减除费用和税率问题 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工资个人所得税怎样算的
如果个人工资收入为6696元(视同已扣社保,即忽略社保因素),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696-3500)×10%-105=214.60元;简要分析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应纳税所得6696-3500=3196元,确定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
我国现行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即免征额),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如下:
1、应交个人所得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3500;
3、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应交个税;
说明:按照我国现行个税条例,薪酬所得计征个税时允许扣除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扣除标准: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工资薪金所得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计算。
个税计算方法详见图片说明(含个人所得税税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