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到1万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的起征点依然是5000元每月。速算扣除数7160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这一举措有望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高收入者通常对政策制定具有较大影响力,可能导致税收政策不够公平。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个税起征点可能忽视了各地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差异。新个税起征点及级距新个税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
个税起征点到1万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的起征点依然是5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一、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一万吗?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的起征点依然是5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1、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2、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A-速算扣除数A。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元。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 1 万元,你怎么看?
1.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10000元,将使广大民众每年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这一举措有望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发展。2. 对高收入群体征税是全球性的难题。高净值个人拥有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过高的税收负担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影响国家经济稳定。同时,高收入者通常对政策制定具有较大影响力,可能导致税收政策不够公平。
3. 实现免税额的精细化管理和社会价值导向是税收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例如,通过在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税收减免,可以有效调节社会人口结构。然而,过于复杂的税收政策可能导致税收征收成本上升,同时高收入群体可能通过影响政策制定过程,产生新的不公平。
4.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个税起征点可能忽视了各地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差异。但是,过大的地区间税收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现象,并可能用税收补贴生活成本较低地区的不合理现象。
5. 在考虑提高个税起征点至10000元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区财政承受能力和民众实际负担。理想的税收制度应当是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确保税收公平合理,同时考虑个人负担能力,实现量能赋税和公平扣除。这样的税收制度改革方向,将更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