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起征点5000是到手工资吗(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以后工资怎么算)

时间:2024-04-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税负降低比例比较低,月入3万减税2030元,减税36%;月入10万减税2330元,减税8%。届时,税负还会进一步减轻。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次3%。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3500-5000元之间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税前1万到手多少

一、工资税前一万到手多少

  起征点按照5000计算

  个人所得税=(10000-688.20-5000)*20%-555=307.36元。

  实际到手工资=10000-688.20-307.36=9004.44元。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个人所得税缴纳怎么查询

  查询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分为企业财务人员查询和个人纳税情况查询,都需要登录地方税务局网站查询纳税情况,输入相关信息和验证码即可查询到。

  (一)企业财务人员操作界面

  1、企业进入地方税务局网站办税大厅;

  2、进入地方税务局网上办税系统;

  3、输入企业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码;

  4、进入“涉税查询—扣缴义务人密码派发”模块;

  5、查询到全部有网络申报记录人员(并不专指高收入人员)的密码。

  (二)个人纳税情况查询操作界面

  1、个人登录地方税务局网站办税大厅;

  2、进入“人所得税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申报”系统;

  3、输入身份证号码,用第一步查到的密码,验证码登录;

  4、进入“代扣代缴历史申报数据查询”;

  5、输入需要查询的期间,点击“查询”;

  6、即可查到个人纳税申报的全部明细数据。

  三、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扣除五险一金吗

  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先扣除五险一金。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后5000元到手多少钱?

到手可以拿到4200元。由于我国现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所以工资5000不需要缴纳个税。其中养老保险金:个人8%,5000*8%=400.元,医疗保险金:个人2%,5000*2%=100元,失业保险金:个人1%,5000*1%=50元,
基本住房公积金(最低标准):个人5%,5000*5%=250元,共计支出:800元。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一、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下: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二、个税征收管理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2019新税法实际到手工资怎么算

一、新税法修订了什么?
主要3个方面:
1、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
2、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3、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二、哪些群体将少交税?
虽然新《个人所得税法》从2019年1月1日实施,但是5000元/月扣除额的标准(原为3500元/月)已在今年10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
1、月收入2万以下(扣除“五险一金”)的减税幅度最大,接近50%,主要原因是扣除额提高,且适用的税率下降。
如月收入1万,原需纳税745元,现仅纳税290元,税负减轻61%;
如月收入1.5万,原需纳税1870元,现纳税790元,税负减轻58%;
如月收入2万,原需纳税3120元,现纳税1590元,税负减轻49%。



2、月收入3万-10万收入者,每月的减税额度在2000元到2300元之间比较稳定。税负降低比例比较低,月入3万减税2030元,减税36%;月入10万减税2330元,减税8%。
明年1月1日起,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开始执行(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可在申报纳税时予以税前扣除。届时,税负还会进一步减轻。
不过这些新增加扣除项目的范围、标准、金额等比较难确定,落地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三、算算你交了多少税?
工资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元-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算一算,新税法下,你会少交多少税。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以后工资怎么算

答:算法没变,以前在3500元标准以下的没影响。5000以下的的多收入45元,一万以下的多收入150块,一年能省1800元,以此类推。
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5000-3500)次3%。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3500-5000元之间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根据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一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一免征额)x税率一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ⅹ税率一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