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一、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个人取得劳务报酬超过800元应交劳务报酬所得税,分五种情况: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后为应纳税所得额,即(X-800)*20%,X代表收入额;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劳务报酬所得取得不超过2万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4、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公式为X*(1-20%)*30%-2000;
5、对劳务报酬所得超过5万元的;公式为X*(1-20%)*40%-7000。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有哪些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三、个人所得税个人申报方式
纳税人可以采取数据电文、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此外,新个税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纳税人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及大病医疗这6个方面的支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申请专项附加扣除,扣除后会减少纳税人的税费支出。国家为了方便纳税人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个人所得税”APP已上线,“个人所得税”于12月31日开放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功能,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一、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税项目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税率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归纳上述规定,制定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表一):
表一单位:元
级数含税级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的200
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
三、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1.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乘以(1-20%)。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
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游笑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如下(表二):
表二单位:元
级数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1、未超过3360元的部分无
2、超过3360-21000元的部分20084
3、超过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76
4、超过49500元的部分40700068
1、含税劳务报酬收入的换算
1.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1.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祥见上文。
2.2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
2.2.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第孝耐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巧磨春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
2.2.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不含税收入额减速算扣除数)乘以(1减20%)/换算系数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
以例释法:我们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计算个人提供劳务所得个人所得税,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通过则查表二得知,税后所得8000元所对应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换算系数为84%;税后所得30000元,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换算系数为76%.
按照方式一计算
张三的纳税情况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8000-0)/0.84=9523.81元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9523.81减9523.81乘以20%等于7619.05
应纳税额等于7619.05乘以20%等于1523.8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9523.8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523.81
税后所得=9523.81-1523.81=8000元,与本例相符。
李四的纳税情况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30000-2000)/0.76=36842.11元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36842.11减36842.11乘以20%=29473.69
应纳税额等于29473.69乘以30%减2000等于6842.1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36842.1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842.11
税后所得=36842.11-6842.11=30000元,与本例相符。
按照方式二计算:
甲的纳税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不含税收入额减速算扣除数)乘以(1减20%)/换算系数
应纳税额等于7619.05乘以20%等于1523.81
乙的纳税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不含税收入额减速算扣除数)乘以(1减20%)/换算系数
应纳税额等于29473.69乘以30%减2000等于6842.11
与方式一计算出来的一致,证明两种方式均适用。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什么标准收的?
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表一)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全月不含税收入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不超过475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表二)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三)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四)财产转让所得,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五)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比例税率20%征收。
(六)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表三)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新规:
一、纳税人2005年度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取得应税所得但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按现行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二、纳税人2005年度所得12万元以上的‚除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情形外,无需办理纳税申报。已纳入当地税务机关对高收入者管理范围的,按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