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税率为什么有时是3%有时是10%(求助:2019个税计算用公式算的不对怎么回事?)

时间:2024-04-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8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个人所得税越扣越多 最近好多朋友收到工资后问:为什么工资没变,个税却扣多了!这是因为税率跳档了 。可以说, 收入越高的人群会越早遇到税率跳档 。如何降低个税 其实根据上一节的公式,可以明显的看出 只要符合的扣除项目多,个税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某个月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时,超过部分的税率就变成了10%,而不是3%了。

个人所得税越扣越多

      最近好多朋友收到工资后问:为什么工资没变,个税却扣多了!是不是算错了?
      别慌,其实没亏!这是因为税率跳档了
      。
      什么是税率跳档
      现在个税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
      随着累计收入的增加,达到一定数额后,税率就会跳升,也就是税率跳档,个税也就相应的增加了
      。
      先给大家参考下个税税率表,当达标的收入总额超过36000元后,税率就从3%变成了10%。
      个税计算公式: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很多非财务朋友肯定蒙圈了,这公式太复杂了吧!
      翻译的通俗点: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本年度截至当月达到纳税标准的收入总额)=本年度截至当月所有的税前收入-所有扣除项目
      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这个月要扣的税) =(本年度截至当月达到纳税标准的收入总额×对应的税率_税率对应的扣除数)_本年度截至当月交过的税
      举个例子更清楚:陈先生每个月的固定工资是15000元,三险一金1500元,专项附加扣除1500元。
      1月应纳个税:(15000-5000-1500-1500)×3%=210元
      2月应纳个税:(15000×2-5000×2-1500×2-1500×2)×3%-210=210元
      同理3到5月的个税也是每月210元。
      6月应纳个税:(15000×6-5000×6-1500×6-1500×6)×10%-210×5-2520=630元
      因为6月收入总额超过了36000元,税率从3%跳档到10%,6月的个税就从210元增加到630元
      。
      可以说,
      收入越高的人群会越早遇到税率跳档
      。
      看到这朋友们应该知道为什么个税越扣越多了吧,同时一些朋友也会有疑问:越扣越多,我是不是亏了?
      按照以前一个月一清的算法很难平衡全年的收入,是存在不公平因素的。比如5月份陈女士生大病住院,申请了大病医疗扣除5万元,但是陈女士5月的收入并没有5万元,那陈女士就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扣除了。
      现在的累计预扣预缴法更公平,次年做汇算清缴,税额多退少补。
      如何降低个税
      其实根据上一节的公式,可以明显的看出
      只要符合的扣除项目多,个税就会大大降低
      。
      扣除项目:
      1.免税收入:
      不用交税的收入,比较少见,比如国家奖金、补贴。
      2.专项扣除:
      社保中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3.专项附加扣除:
      4.其他扣除:
      符合规定的年金和商业健康保险。

税率为什么从3%变成10%

税率为什么从3%变成10%原因如下:
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是按年征收、按月预缴、次年汇算清缴,每月实行累计预扣法。所以某个月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时,超过部分的税率就变成了10%,而不是3%了。
一般纳税人享受好处如下:
1、一般纳税人可以可开专用发票 ,增值税发票;
2、一般纳税人的财务、税务、管理要求规范,财务人员要求高,可以减少经营风险、涉税风险;
3、一般纳税人可以证明公司的实力,能与更大的公司合作,通常大公司都是一般纳税人,因此生意容易做大;
4、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进项票可以抵扣,税负比较合理,毛利低一点的生意也可以做,因此生意也容易作大。
综上所述,我国按照国际税收惯例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合理地调节收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我国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比较低,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个人收入是会不断增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求助:2019个税计算用公式算的不对怎么回事?

首先,我不知道您的144.53的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Excel中的公式设置完全正确,271.77的扣税额也是正确的。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过程没有问题,即扣除社保后工资减去5000元免税额,下面我手动计算一下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4817.67元以及1500元时的应扣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为4817.67元时
根据2019新税法,此应纳税额跨越了3%和10%的两档税率,前3000元适用3%税率,速算扣除数为3000*3%=90元;3000-12000元部分适用10%的税率,则应扣税额为90+1817.67*10%=271.767=271.67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00元时
此纳税额未超过第一档3%税率3000元的划分线,故应纳税额为1500*3%=45.00元
我个人认为您计算出144.53元扣税额的原因是错误地将4817.67元全部适用了第一档3%的税率,这样计算低估了扣税额。

2022年个税缴纳标准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最新标准如下: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个人所得税一直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2022个税最新标准: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及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2022个税缴纳标准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