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汇算开始 你是补税还是退税?rlle4ke(个税汇算开始 你是补税还是退税?)

时间:2024-04-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纳税人在进行个税汇算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并依法及时补交个人所得税或申请退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显示,从2023年3月1日起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截止到6月30日。

个税汇算开始 你是补税还是退税?

个税汇算开始,你是补税还是退税如下:

个税汇算是根据纳税人的全年收入、扣除项目等因素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过程。在个税汇算过程中,有些纳税人可能需要补税,而有些纳税人则可以退税。下面将详细说明各种情况下的补税和退税情况。

需要补税的情况:

1.收入增加:如果纳税人全年的收入较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没有相应增加的扣除项目,那么可能需要补税。因为个人所得税是按照逐级累进税率计算的,收入增加会导致税率提高,从而需要补交较多的个人所得税。

2.偏低的代扣税额:个人所得税是在工资、薪金等收入发放时由单位代扣代缴的。如果单位代扣个人所得税的金额偏低,导致纳税人的实际应纳税额大于代扣税额,那么纳税人需要补交个人所得税。

3.扣除项目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基于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全年收入减去各项扣除项目后的金额。如果纳税人的扣除项目减少,例如房贷利息扣除额减少或子女教育费用扣除额减少等,那么可能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从而需要补交个人所得税。

可以退税的情况:

1.收入减少:如果纳税人全年的收入较上一年有所减少,且扣除项目没有相应减少,那么可能可以退税。因为个人所得税是按照逐级累进税率计算的,收入减少会导致税率降低,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2.扣除项目增加: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基于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全年收入减去各项扣除项目后的金额。如果纳税人的扣除项目增加,例如房贷利息扣除额增加或子女教育费用扣除额增加等,那么可能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从而可以退税。

3.其他税收优惠政策:除了基本的扣除项目外,还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例如,购买了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职业年金保险等,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总的来说,个税汇算过程中需要补税的情况主要是收入增加、偏低的代扣税额和扣除项目减少,而可以退税的情况主要是收入减少、扣除项目增加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在进行个税汇算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并依法及时补交个人所得税或申请退税。

个税汇算开始 你是补税还是退税?

我是退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显示,从2023年3月1日起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截止到6月30日。

这也就是说没多久小伙伴们就可以办理退税(补税)了。但是有人并不熟悉具体的操作流程,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退税的步骤

第一步,下载并登陆“个人所得税”APP;

第二步,进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然后点击下方的开始申报。(在这里提醒一下,根据公告显示:税务部门推出预约办理服务,有汇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办理需求的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在2月16日后通过个税App及网站预约上述时间段中的任意一天办理。3月21日至6月30日,纳税人无需预约,可以随时办理 。)

第三步,点击“开始申报”并确认基本信息;


第四步,进行税款计算,同意声明,点击进行下一步;


第五步,确认数字,点击申请退款。然后等待税务审核就可以了。


补税的步骤:

第一步,下载并登陆“个人所得税”APP;

第二步,进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然后点击下方的开始申报没氏。


第三步,填写具体信息(主要包括收入以及其他免税收入);


第四步,计算完成补缴的税额,选择缴纳方式,提交申报确定即可。


另外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哪些情况是不需要办理汇算的以及可以享受的税前扣除枯梁散都有哪些(内容摘抄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

纳税人在2022年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汇算:

(一)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二)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三)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四)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下列在2022年发生的税前扣除,纳税人可在汇算期间填报或补充扣除:

(一)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

(二)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四)符合条件的个人养老渣困金扣除。

同时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无论是退税还是补税都要及时操作,避免给自己的权益带来损害。




 7   

 评论(8


分享

 

举报






百小通2
2023-02-20

关注




1、准备申报,打开个人所得税APP,注册登录后进入年度汇算。
2、选择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按照顺序就能完成申请退税或补税步骤。
3、确认信息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4、填报数据,计算税款。
5、提交申报。
6、 退(补)税。
关于2022年度个税汇,算在31日起开始,但在2月16日就可以开始正式预约办税,在此期间就可以办理年度御老汇,算在早上的6:00~22:00,如是不想去线下,也可登录手机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预约办理。
年度汇算
为了能够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要帮助纳税人去规范完成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汇算的时间则是2022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并不会牵涉到纳税人的财产评估分类所得,以及按照规定不并入到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之中的所得,办理时间是在今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如果是在3月1日离境的,可以在离境之前提前办理。
在个人汇算之中,如果是想要办理退税,首先则是要去申请汇算退税,并且提供在中国境内开设的符合条件的银行账户,其次再去找到税务机关,按照规定进行审核,最终国库规定的有关规定才能够办理税款退库,综合全年如果是收入不超过6万元,而且预镇袭升交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都是可以在个税APP网站上进行申报教育快捷和便利。
办理补税
在个人汇算之中,如果是需要办理补税,则可以通过线下柜台或者是一些非银行支付机构方式缴纳,也可通过网上银行办税服务厅POS机刷卡,其次则是纳税人邮寄申报并要缴纳补税,可以通过APP网站,还有一些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厅及时的去关注申请的进度汇算,如果是需要补税的,纳税人结禅蔽束后没有补足税款,税务机关测试会依法按照法律去加收滞纳金。

什么是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指的是年度终了后,纳税人汇总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的全年收入额,减去全年的费用和扣除,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再减去年度内已经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结清应退或应补税款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这是2019年以后我国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扩展资料
可以帮助纳税人做好年度汇算准备工作的途径:
如果纳税人不太清楚自己全年收入金额、已缴税额,或者无法确定自己应该补税还是退税,或者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免于办理的条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可以要求扣缴单位提供,按照税法规定,单位有责任将已发放的收入和已预缴税款等情况告诉纳税人;
二是可以登录网上税务局(包括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查询本人2020年度的收入和纳税申报记录;
三是年度汇算开始后,税务机关将通过网上税务局,根据一定规则为纳税人提供申报表预填服务,如果纳税人对预填的收入、已预缴税款等结果没有异议,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应补或应退税款,纳税人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办理年度汇算了。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的解读

个税退税条件是什么?

个税退税的条件如下:1、上一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2、上一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退税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退回税款,退税是指在缴纳税款后,由于一些款项可以不用缴纳税款,导致个人所缴纳税税款多了,后续再进行结算时,会将这些多缴纳的税款退回到纳税账户,用于下次纳税周期抵扣税款。主要包括: (1)由于工作差错而发生的多征。(2) 政策性退税。因税收政策变动。(3) 由于其他原因的退税。

个税退税的条件如下:

1、上一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一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