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发工资是属于税前工资,而实发工资是用人单位代扣除社保和个人所得税之后的工资。B公司,工作点在深圳,税前月薪20000元,工作时间为2020年7月-12月,社保基数按月薪来计算。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纳税人的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
个税App按年收税,总收入是按每月税前还是税后算的?
个人所得税APP内显示的工资是我们税前的工资,实际收到的工资是扣去五险一金、社保、公积金等之后的实际工资。应发工资是属于税前工资,而实发工资是用人单位代扣除社保和个人所得税之后的工资。实发工资比应发工资要少。如果收入相差不是很大,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APP上显示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差很多,这可能是因为公司虚报了工资。
虽然计算工资,是人事和财务的事情,但我觉得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懂,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假如你的孩子该找工作了,孩子问你税后工资怎么计算,你别到时候尴尬的回答,我要百度一下,那就真的尴尬了,因为百度出来的,未必是正确的,当然说句题外话,可能那个时候政策又不一样了,但计算的道是一样,术怎么变,都是围绕道来转,换汤不换药而已。
税后工资,怎么计算才是正确的?
当然首先要知道计算公式,公式上篇文章有提到,详细如下:
在回答本文标题时,先科普下,下面几个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大家理解。
1.我们要明白税后工资是怎么计算的,这是大前提,如果政策变化,那么公式也会发生变化,站在2020年的角度,计算税后工资的公式如下: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专项扣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费用-个税起征点)*税率【个税是按累计预扣预缴来计算的】
如果还是不明白,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的个税就出了APP,需要每个人注册并输入自己的信息,只是扣税是公司帮忙代扣缴而已,如果你细心,就可以看出,税后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
其次,要明白这公式中,有哪些变量,我总结的变量如下:
如果你换公司,收入会不同,会影响税后工资。
如果你换公司,社保基数会有差异,会影响税后工资。
如果你换城市,收入和社保基数都会有差异,会影响税后工资。
如果你换城市,专项附加扣除费用会有差异,会影响税后工资。
最后,个税是年度申报一次,而公司代扣缴是按月来计算,所以这两者计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但是按个税年度来计算,实行多退少补的政策,如果不明白,我的解释就是:比如2020年,根据你的年度收入综合,申报个税年度费用是3000元,但公司实际给你缴纳了3500元的个税,那么国家会退给你500元,如果公司实际给你才缴纳2500元的个税,那么不好意思,你还要补缴500元税费。
干巴巴的写文字,有时候读者比较难理解,我举凯文为例来说明,他在2020年换了2家公司,分别是A和B,我们来看,如何准确凯文的税后工资,其它附加条件如下:
A公司,工作点在深圳,税前月薪14000元,工作时间为2020年1月-6月,社保基数按月薪来计算。
B公司,工作点在深圳,税前月薪20000元,工作时间为2020年7月-12月,社保基数按月薪来计算。
月薪中需要扣除的迟到,请假等费用,这里为了方便计算,都忽略不计。
第一,计算凯文在A公司的五险一金费用,计算结果是2142元,如下图:
第二,计算凯文在B公司的五险一金费用,计算结果是2907元,如下图:
第三,计算凯文在A公司的每月税费和税后工资,计算结果分别是160.74元和11697.26元,如下图:
第四,计算凯文在B公司的每月税费和税后工资,每月的应扣税费和税后工资如下图,但你会发现结果每月不一样,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个税税率是按年累计来分等级导致的,未超过36000元,按3%计算,超过了并小于144000元,按10%计算,个税的税率级数如下:
写到这里,你觉得凯文在B公司6个月平均税后收入有16.5K吗?
答案是肯定没有,看表格是有,因为还漏了点啥,没错少缴了税。
其实做人事和财务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凯文在B公司下半年少缴了税,虽然到手了16.5K多,但实际到年底申报所得税时,是需要补缴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应该补缴多少呢?
我们先来计算2020度,凯文要缴纳多少的税费,我计算的结果是7050.6元,而凯文实际才缴纳4800.24元,还要补缴2250.36元,结果如下:
而这少缴的税费都是在B公司,所以凯文在B公司的实际税后工资是(98722.2-2250.36)/6=16078.64元。
读者看到这里,估计会被公式搞得晕,也没有耐心读完,那有没有简便得方法,我总结了一个大概的估算方法,而且前提是社保的缴纳基数是按你的月薪来,不是该城市的月最低工资,同时附加扣除只有个房租而已,那么其估算法如下:
如果你税前月薪1万,税后收入是税前的85折,就是8.5K左右。
如果你税前月薪2万,税后收入是税前的8折,就是16K左右。
如果你税前月薪3万,税后收入是税前的7折,就是21K左右。
如果你税前月薪4万,税后收入是税前的68折,就是27K左右。
。。。。。。。。。。。。
以上就是准确计算税后工资的方法,你可以结合4篇文章一起看,方便你理解。
本文完。
为什么我的个税查询上面的工资和实发工资不一样
这是因为个人所得税APP内显示的工资是我们税前的工资,实际收到的工资是扣去五险一金、社保、公积金等之后的实际工资。
如果收入相差不是很大,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APP上显示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差很多,这可能是因为公司虚报了工资,例如:公司原本实发14万,扣了不少税,但在App上显示一分都未交,年收入只有57000,这种情况如果公司单独收税,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3%-45% ;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5%一35%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
4、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 ,对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先按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然后加征五成(加征5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加征100%) ;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税率2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税后工资
给出的月薪一般是税前还是税后
展开全部基本都是税前的。
年收入12万个税申报是指税前还是税后12万
指的是税前年薪12万,具体如下:1、税前年薪12万减去自己交的三险一金后,自己得到的年薪不到12万,这种情况是不需要申报的。
2、如果自己的年薪不到12万,但是加上单位给交的三险一金到12万了,这种情况也是不需要申报的。
3、一般个税申报的金额都是税前,根据个税的计算方法后扣除了个税之后才是税后收入。
扩展资料:
个税申报方法
纳税人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如可以在地税机关的网站上进行申报,可以邮寄申报,也可以直接到地税机关的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
申报时所需资料:根据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所得、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免(扣)税额、应补(退)税额等情况,如实填写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纳税人的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
纳税申报时需要填报的信息:一般只需填写个人的相关基础信息、各项所得的年所得额、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免税额、应补(退)税额。
个人的相关基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照类型及号码、职业、任职受雇单位、经常居住地、中国境内有效联系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如果是外籍人员,除上述内容外,还需填报国籍、抵华日期等信息。
纳税申报表的领取:纳税申报表可以从税务局网站上免费下载,也可以直接到各地方税务机关的办税大厅免费领取。
通过兼职取得高收入者的申报: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申报税务机关的选择:
一是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二是如果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三是无任职受雇单位的,年所得项目中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者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向其中一处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四是如果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无生产、经营所得的,向户籍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税前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个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