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2019个税计算公式(每个月都不少扣个人所得税 稀里糊涂也不知道是怎么算的,谁能跟我解释一下)

时间:2024-03-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专项附加扣除指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提示,企业应当在2019年1月份发放工资环节按照上述规则计算预扣2月份应申报的个人所得税150元。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2019年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怎么算?

基本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免税收入-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专项扣除指三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指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2019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新税法,新税法主要包含新个税税率表、专项附加的相关政策以及累计预扣算税法。

1、新个税税率表其实与去年的10月1日就已经实施,我国新个税的应纳税额依然是划分为7个基数,各级对于的税率也未发生变化,但是各级直接的应纳税额范围有所不同;

2、专项附加扣除是指纳税人如果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租金、房屋贷款利息、赡养老人方面的费用支出,那么可以在扣除起征点和五险一金的基础上再享受专项附加抵扣,可以降低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3、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专项扣除-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扩展资料

2019年2月份将第一次按照新税法申报个人所得税,对应的是2019年1月份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

比如2019年1月份应付张三工资1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当月免税收入为0元,当月专项扣除为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合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则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0-2000-3000-0=5000元,不超过36000元,根据表一对应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

故:应纳税额=5000*3%=150元。

提示,企业应当在2019年1月份发放工资环节按照上述规则计算预扣2月份应申报的个人所得税150元。

假设2月份仍应付张三1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当月免税收入为0元,当月专项扣除为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合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则1月、2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5000+15000)-(5000*2)-0-(2000+2000)-(3000+3000)-0=10000元,不超过36000元,根据表一对应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

故:累计应纳税额=10000*3%=300元。

3月份申报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300-150=150元。

提示,企业应当在2019年2月份发放工资环节按照上述规则计算预扣3月份应申报的个人所得税150元。

以后每个月以此类推,直到2020年1月申报2019年12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这就是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三款所指的纳税年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9年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该员工有子女教育每月扣除 1000 元;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 1000 元;父母健在,且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 2000 元。五险一金每月缴纳 3000 元。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每月 200 元。

1、2019 年 1 月工资 15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累计减除费用)-3000(累计专项扣除)-4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2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800 元

应纳税额=2800*3%=84 元

2、2019 年 2 月工资 45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60000(累计收入)-10000(累计减除费用)-6000(累计专项扣除)-8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4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5600 元

应纳税额=35600*3%=1068-84(已预缴预扣税额)=984 元

3、2019 年 3 月工资 15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75000(累计收入)-15000(累计基本减除费用)-9000(累计专项扣除)-12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6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8400 元

应纳税额=38400*10%-2520-1068(已预缴预扣税额)=252 元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个人所得税

每个月都不少扣个人所得税 稀里糊涂也不知道是怎么算的,谁能跟我解释一下

2019年个税使用累计预扣法,个税计算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的计算方式是5000这个减除费用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
对应税表
应纳税所得额不满36000,税率3% ;
超过36000,不满144000,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
超过144000,不满300000,税率20% ,速算扣除数16920;
超过300000,不满420000,税率25%,速算扣除数 31920;
超过420000,不满.660000,税率 30%,速算扣除数52920;
超过660000,不满960000,税率 35%,速算扣除数85920;
超过960000,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
今年税法新政调整的细则还挺复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给你推荐个网站,搜索i人事,他们是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算薪很强大,而且上面有很多新税资讯、干货,你都可以了解下,毕竟是关系到自己的工资,肯定是懂的越多越好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当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全部应发工资奖金-2000-三险一金) x 相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    45%  15375

比如你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0 元    则不交个税

比如你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0则需要交个税

在如你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400元

当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 x 相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400X5%-0=20

当月需要交纳个税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