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2019个税(2019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时间:2024-03-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提高之后,月薪低于5000用户便无需在缴纳个人所得税。

新个税税率表2019

2018年下半年,中国发布了2019年新税政策,发布以来一直是话题.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我们的税收征收点正式从3500元变成5000元,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每月支付的税金额都会下降.

个人所得税征收点上升后,用户也关心影响自己所得税缴纳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那是税率,2019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根据2019年新的个出台后,新个税率表2019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上述税率表,用户月收入超过5000元,不超过8000元,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8000元,不超过17000元的部分按10%缴纳,超过17000元,不超过3万元的部分按20%缴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月收入

2019个税别扣除细则

2019年新的税收政策处理提高了税收征收点,增加了税收特别扣除项目.也就是说,用户在计算税收所得额时,首先扣除征收点的金额,扣除特别扣除后的剩馀金额,计算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特别扣除细则,我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仅要扣除社会保障、公积金等费用,还要扣除儿童教育费用、继续教育费用、大病医疗费用、住房贷款利息费用、住房租金费用和赡养老人费用.

按规定,儿童教育费每月可扣除1000元,继续教育每月可扣除300-400元,大病医疗每年最高可扣除60000元,房贷利息每月可扣除1000元,租金800-1200元,赡养老人每月最高可扣除2000元.

2019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1、比较简单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说,我们要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三个数。

2、应纳税所得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缴纳税款的部分,我们的工资在减去5000元免征额、五险一金等项目后,剩下的部分才是应纳税所得额。

3、按照最新的税法,需要扣除的项目有5000元的免征额、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企业年金等其它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项目。

4、目前我国施行的是分级税率,所有人的收入都被分为了7级,每一级的税率都不一样,分别是3%、10%、20%、25%、30%、35%、45%,可以说工资越多,需要缴纳的税款也就越多。

5、上面还说到了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为了方便我们计算个税而衍生出的一个名词,因为现在是分级税率,理论上我们应该一级一级的计算个税,有了速算扣除数后,我们可以直接计算最高一级的税款,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就可以了。

6、假如说你的月工资是20000元,扣除各项税前扣除(包括5000元免征额)的费用后还剩下10000元,然后你这个月应该缴纳的个税就是10000*10%-210=790元

新个税扣缴比例

从2019年开始按新个税“起征点”进行扣除,新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适用于7级超额累进倍率,其计算方式如下: 含税:应纳税额=(含税工资薪金-三险一金等扣除项目-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含税的工资薪金收入需要换算成含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所得税新政策

2019年新个税主要变更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 1、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其实个税起征点的提高自2018年10月1日就已经开始执行了,不过2019年新个税政策推出后,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就更加受到了关注。个税起征点提高之后,月薪低于5000用户便无需在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阶梯税率扩大了税距:税率的税距扩大之后也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中层收入的用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会大幅度降低。 3、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新个税政策中增加了6项附加扣除,分别是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租房、房贷利息以及大病医疗,只要用户满足专项附加扣除,即可进行扣除申报,申报后自己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会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