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呢?)

时间:2024-03-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一)综合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综合收入-五险-6万元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

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 = (累计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x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已缴纳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 = 员工当年在职月数 x 5000(年度为6万元)

(二)经营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三)财产租赁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20%。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20%。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x 20%。

注: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 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呢?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所得税=(年度收入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新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新个税),是将原来的分类所得税变成了综合所得税,综合所得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之和,在进行计算时应该将这四项的收入加在一起,公式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权。

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

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

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

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

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

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

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个人所得税是如何算的

如果收入为5000,则(5000-2000)=3000,适用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

应纳所得税=3000*15%-125=325元

设你的收入为X,可推出(X-2000)*15%-125=282

 解得,X=4713.33元

你的收入为4713.33,交282元一点不亏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的?

工资是5000元-社保500-住房公积金500元-2000免税=2000应计税的工资

2000应计税的工资按照比例计算,2000元中有500元按照5%计税,剩余的1500按照10%计税,计算下来应缴税是:(500*%)+(1500*10%)

    =25+150

    =175

这个月所得税应该缴纳1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