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个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图片(个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年1月1日执行,年终奖要这样算个税))

时间:2024-03-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有相关规定全年一次性年终奖金个税是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缴纳个税,而这项要求就是在202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500元。2018年10月,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年1月1日执行,年终奖要这样算个税)


@所有人,个税变了!2022年1月1日执行!全年一次性年终奖要这样算个税!附最新个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是事关每个人的,马上又到年终了,公司发了年终奖金如何扣个税?有相关规定全年一次性年终奖金个税是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缴纳个税,而这项要求就是在202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的要求及年终奖金个税的计算案例,除此之外,还有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和计算公式以及申报方法。
一、个税变了2022年1月1日执行
有人发了年终奖,却不知道如何计算个税,下面的案例,希望可以让大家明白年终奖金是如何扣缴个税的。
年终奖个税计算案例
二、年终奖单独申报和并入综合所得哪个更节税
那到底是单独申报个税好还是并入综合所得好呢?两种不同的计算个税方法,哪种更节税呢?
通过上述的案例,就会明白,不同的情况适合不同的计税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认个税的计算方法。
计算个税不能不知道预扣率及个税税率呀,个税税率表如下!
三、现行个人所得税最新最全的税率表
四、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和申报1、明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个税的计算及申报方式
3、【个税计算案例】
五、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六、这33种情况免征个人所得税

内容太多了,最后的免税情况,不在此一一展示了。

2022年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公式

法律主观: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随你职位。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标准下就要依法缴纳税费,当然考虑公民的实际情况,调整了个税征收标准,也是减轻中低收入人群。一、个税税率表2022及计算公式2022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具体见最新最全的税率表、扣缴计算和申报方式。1、年终奖单独申报: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见表一)2、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申报:应纳税额=(年收入-减除费用-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见表二)年终奖在2021年发放与在2022年发放,交的个税相同吗?举例:员工每个月工资是1.2万,年终奖14.4万在2021年发:工资个税=1.2万×12个月=14.4万×10%-2520速算扣除=11880元年终奖个税=14.4万×10%-210速算扣除=14190元合计:26070元员工每个月工资是1.2万,年终奖14.4万在2022年发:工资个税=(1.2万×12个月+14.4万)=288000万×20%-16920速算扣除=40680元2022年比2021年多缴:40680元-26070元=14610元二、个税的起征点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500元。2018年10月,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

法律客观:

《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根据现行税法及个税条例规定,个税计算分类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3500元: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免征额3500)*适用税率-适用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只对80%的部分征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税率表详见图片:

如何交个人所得税?税率怎么算??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原来是1600,现在是2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 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