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为个人取得的各项收人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2022年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扣税计算方法: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不超过5000;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金)-5000元。一、工资扣税计算方法: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二、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金)-5000元
三、个人工资扣税标准
1、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缴税。
2、工资扣税标准: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12-5000*12)×3%-0=900/12=75元。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为个人取得的各项收人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浙江扣税标准2022年个人所得税
一、2022年浙江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及起征点规定工资税收标准
现在浙江省月工资超过3500要交税。应交个人所得税按个人工资薪金计算交纳的个人应交的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35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5800元-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1044元-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37.68元。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二、浙江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其中小括号里的“工资-三险一金-个税免征额”通常被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
2、工资: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3、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算在这里)
4、免征额:自起,免征额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现在已经上调到5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5、税率: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
6、速算扣除数: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率相对应
个税计算工具
个人所得税计算工具: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浙江个税起征点
工资缴税起征点是多少
自2018年9月1日新个税法实施以来,个税起征点已经是5000元/月了,因此,在下一轮个税起征点调整之前,个税起征点会一直保持在5000元/月。
三、浙江个人所得税相关文章推荐(一).2021年浙江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和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所称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以下是2021年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和税率,仅供参考。为贯彻落实《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号),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现就...查看更多
(二).浙江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19年最新,浙江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及税率表
浙江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的?浙江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工具又有哪些,我为你带来浙江个人所得税专题为你解答这些问题。个税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三险一金-个税免征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温馨提示:1、其中小括号里的“工资-三险一金-个税免征额”通常被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2、工资: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3、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三).2021年浙江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及个人所得税最新缴纳标准计算方法
工资缴税起征点是多少自2011年9月1日新个税法实施以来,个税起征点已经是3500元/月了,因此,在下一轮个税起征点调整之前,个税起征点会一直保持在3500元/月。如果你的工资如果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的哦,责无旁贷啊!在了解了工资缴税起征点后,这,那么一起来学习一下工资缴税的标准及算法,不要让你的账单自此糊涂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纳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十一项内容之多,不同项目的计算方法不同,想全部作出介绍可以成一本书了。这里选择第一项内容,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作个介绍。要想正确快速计算工资、薪金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额,首先要理解以下几个要点: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2、对税率一的运用;3、对速算基本公式的运用。
先介绍 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法定扣除费用3500元(税法第六条)和政策允许扣除的项目,如个人从工资中扣交应由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下简称“三险一金”)。对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的合理部分,也应该须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参见财税【2006】10号)。扣除后有余额,才是应该缴税的依据,既应纳税所得额。
其次要理解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的各段应纳税所得额的对应税率。
举例:假设某员工本月的工资收入12000元,在工资中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为3000元。
那么该月全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3500(法定扣除)-3000(政策允许扣除)=5500
然后将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对照税率表进行分段,分成按3%税率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1500元,按10%税率计算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3000元(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余下1000元为按税率20%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将三部分计算的结果相加,就是应该缴纳的税额。
1500×3%+3000×10%+1000×20%=45+300+200=545
第三步:对速算基本公式的运用
在实务工作中,分段的计算方法比较麻烦。为简化计算,采用速算扣除数方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2011年第46号公告中,列出了带有速算扣除数的税率表。
基本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上例通过查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通过查表得知,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那么运用其基本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500×20%-55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