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是如何的

时间:2023-07-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履行这些义务,就可以认定为逃逸。因此,如果发现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对事故调查、定责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可以认定为逃逸。此外,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是违法行为,在很多地方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事故发生:必须存在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即车辆之间发生碰撞或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2.责任人意识:逃逸行为指的是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履行报警、提供相关信息等义务,而是擅自离开现场。因此,认定是否存在逃逸行为需要看肇事者是否有主观上的故意躲避责任的意识。

3.履行义务: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肇事者应该履行一些义务,例如报警、提供姓名、联系方式、驾驶证等信息等。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履行这些义务,就可以认定为逃逸。

4.影响后续处理:交通事故逃逸会给事故后续处理带来不便,增加了事故处理的困难。因此,如果发现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对事故调查、定责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可以认定为逃逸。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认定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而有所差异。此外,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是违法行为,在很多地方会受到法律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