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法律规定故意损毁文物案如何刑事立案

时间:2023-09-0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破坏文物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刑事立案。这包括现场勘查、证人询问、嫌疑人的调查等。检察机关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判断破坏文物构成犯罪,将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破坏文物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刑事立案。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故意破坏、抢夺文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事立案一般需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对破坏文物行为进行调查,并根据相关证据,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具体的刑事立案程序如下:

1. 接警:公安机关收到有关破坏文物的报案后,会立即接警。报案人需要提供相关的破坏文物的证据和信息,以及嫌疑人的相关信息。

2. 调查取证:公安机关根据报案人提供的信息,展开调查取证工作。这包括现场勘查、证人询问、嫌疑人的调查等。

3. 判断犯罪行为:公安机关会根据调查取证结果,判断破坏文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将进行下一步立案工作。

4. 确定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在调查过程中会确定犯罪嫌疑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传唤、拘留等。

5. 刑事立案:公安机关将调查取证结果移送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判断破坏文物构成犯罪,将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6. 法院审理:公诉阶段,法院将对破坏文物案进行审理。

总结起来,故意损毁文物案的刑事立案过程包括接警、调查取证、判断犯罪行为、确定犯罪嫌疑人、刑事立案和法院审理等环节。具体的程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案件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