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相关司法解释具体是什么主要规定

时间:2023-09-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规定:a.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标准:泄露的信息必须是确切的、具体的、明确的国家秘密内容,而不仅仅是对国家利益有冲击的一般性信息。b.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主体,但《司法解释》中也规定了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况以及泄露国家秘密组织者、参与者的处理。

在中国,泄露国家秘密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主要规定如下:

1. 刑法第111条明确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构成犯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是指明知是国家秘密的情况下,故意向未经授权的人员或机构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行政、军事、外交、经济、科技和其他方面的重要情报、计划、设计、方法、资料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未经授权泄露可能危害国家的。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泄露国家秘密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和规定。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规定:

a.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标准:泄露的信息必须是确切的、具体的、明确的国家秘密内容,而不仅仅是对国家利益有冲击的一般性信息。

b.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主体,但《司法解释》中也规定了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况以及泄露国家秘密组织者、参与者的处理。

c.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数额标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数额较大),且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造成较大危害。

d.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处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属于严重刑事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同时,还可以对犯罪所得予以追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罚和处理视具体情况而定,最终还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法院的裁决来确定。这里提供的是一般性的规定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