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刑法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司法规定主要内容都有哪些

时间:2023-07-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判决时应综合考虑行贿金额、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情节等因素进行量刑。

刑法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司法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事务,索取他人财物或者利益,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利益,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他人出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或者利益。

2. 行为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和行贿人。

3. 被行贿的情形:包括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事务”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形。

4. 行为结果:行贿罪有犯罪手段、犯罪情节和犯罪目的等不同层次,行贿手段和行贿数额的大小等会对刑罚的确定产生影响。

5. 刑责:刑法明确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最低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可并处罚金。判决时应综合考虑行贿金额、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情节等因素进行量刑。

6. 违法情节:刑法规定,行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司法规定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此回答仅涵盖了一般情况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