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新刑法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时间:2023-08-2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综合以上因素,法院会对具体案件中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指控进行判刑。一般来说,如果犯罪情节较为严重,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刑法规定如下:

第二百九十三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上述刑法规定中,并未明确规定“既遂”的判刑标准,因此,具体的判刑标准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来说,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来判决刑罚:

1. 罪行的情节严重程度: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所引发的恐慌程度、社会影响等。

2. 犯罪动机:是否出于追求个人利益、故意破坏社会秩序、恐吓群众等。

3. 犯罪手段和手法:比如使用网络、媒体等传播平台,传播渠道的广泛性等。

4. 犯罪后果: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5. 犯罪人的悔罪情况:是否认罪、犯罪动机的改变等。

综合以上因素,法院会对具体案件中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指控进行判刑。一般来说,如果犯罪情节较为严重,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具体刑期的确定会综合考量各个因素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