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行贿犯罪的处罚:对行贿犯罪的行贿人进行刑事处罚,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并可能追缴违法所得。
"两高"指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的相关解释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定义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对象: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任何公共机构的员工、公共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类似身份的人员。
2. 下列行为视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给予、承诺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或其他利益,以寻求非法利益,或者非国家工作人员故意索贿、非法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
3. 行贿犯罪的标准:以给予、承诺给予财物或其他利益的方式,使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或者不履行职务过程中滥用职权、违法执行职务或者不执行职务,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构成行贿犯罪。
4. 行贿犯罪的主观方面:行贿犯罪要求有故意,即行贿人必须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是给予、承诺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
5. 行贿犯罪的客观方面:行贿犯罪需要有实际行动,即行贿人必须进行给予、承诺给予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
6. 行贿犯罪的处罚:对行贿犯罪的行贿人进行刑事处罚,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并可能追缴违法所得。
7. 提供行贿证据的法律价值:行贿犯罪的指控必须经过确凿的证据支持,相关证据包括书证、证人证言、鉴定、勘验、检查和视听资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解释仅是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的一般解释,具体的解释标准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和补充而有所调整。如果有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