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政策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解释怎么样规定的

时间:2023-08-2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8 栏目名: 最新政策 文档下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的规定,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行为进行了法定界定。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处罚,根据刑法第163条的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对受贿行为的情节在刑事责任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如明确了贿赂的数额标准、非国家工作人员指的是哪些人员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是指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员,在其职务或者业务范围内,以实施或者帮助实施某项事务为条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的规定,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行为进行了法定界定。该条规定了两种类型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1. 接受贿赂:非国家工作人员在依法行使国家机关职权或者组织、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其近亲属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2. 怂恿、利诱他人受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其职务或者业务范围内,以实施或者帮助实施某项事务为条件,非法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处罚,根据刑法第163条的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对受贿行为的情节在刑事责任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如明确了贿赂的数额标准、非国家工作人员指的是哪些人员等。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可以在刑法相关法条中找到。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解释仅仅提供了一般性规定,并不能代替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对于具体案件的判定和处罚,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以及相关法律的解释和适用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